中国电信专家:5g网络天线工参远程获取势在必行-9479威尼斯

发布时间2024-04-09 18:26

分类:

作者: 乐思

来源: c114中国通信网


在日前召开的“2017移动通信天线质量高峰论坛”上,中国电信北研院技术专家李艳芬发表了题为“天线远程感知单元技术演进研究”的演讲并重点介绍了面向5g massive mimo工参感知需求面临的单元技术挑战。

她认为,工参信息是网络运维基础,是网络优化效率提升、网络智能化能力提升的基准。因此,远程工参信息获取,势在必行。

李艳芬总结工参感知单元演进历程时称,2015年是面向4g网络,基于aisg远程工参获取。到现在2017年则是面向4.5g网络,基于nb-iot/emtc远程工参获取。未来到2020年面向5g网络,基于nb-iot/emtc、aisg实现远程工参获取。

据她介绍,远程获取5g massive mimo工参方案可以基于双gps方案、和差波束方案、磁罗盘方案;她表示,这三种方案各有利弊。双gps方案通过测量卫星载波相位和高精度定位技术,通过差分算法推导出方位角。优点是工参精度能满足网络运维需求,定位时间在十五分钟以内。缺点是需要采用测量载波相位高精度模块,成本偏高,模块实际安装环境严格;和差波束方案是利用gps双天线和波束与差波束的输出信号强度进行对比,当差别最大时,锁定的卫星方位角就是天线的方位角。优点是工参精度满足网络运维需求。缺点是定位时间为十小时、模块实际安装环境严格;磁罗盘方案是基于传感器获取。优点是工参方位角相对精度满足网络运维需求,定位时间在五分钟内,成本也相对较低。缺点是需要人工设置方位角初始值。

在部署方式上,可以采用两种方式:内置和外置。李艳芬指出,面向5g massivemimo采用内置方式时,将增大massive mimo 天线体积。同时,对于天线内部阵元间可能存在耦合作用,导致互调、上旁瓣抑制指标恶化,产生干扰。另外,对于工参远程控制创新方面,面向5g massivemimo通过对广播波束灵活赋形,实现天线波束指向、天线水平波束宽度自动调整。针对用户级透明的3d波束赋形,最大限度利用mimo空间特性。 

更多新闻

美国enersys公司深度考察科信技术,共探合作新篇

我们相信,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未来的合作能够增添更多可能性。

2025/03/06

开启卓越品质新征程 | 科信技术2024年度客诉总结大会

全体科信人必须强化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质量意识,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,追求卓越绩效,提高企业经营质量水平,共同打造通信行业的质量标杆,为客户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而努力奋斗!

2025/02/19

科信技术与巴基斯坦areebah technologies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
我们坚信,双方携手并进、共同努力,不仅能为双方创造巨大的收益,还能为巴基斯坦储能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,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。

2024/12/17

网站地图